春天到来气温回升,中医认为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”,自然界阳气升发,人体也应调整作息和情志以顺应这一趋势,春季养生是一个综合性的健康维护过程,它涉及到饮食、作息、运动、心理等多个方面。以下是一些关于春季养生的具体建议。
No.1饮食调养
①清淡为主:春季天气干燥,饮食应以清淡为主,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,如菠菜、韭菜、春笋、草莓、菠萝等,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。同时,适当增加饮水量,有助于促进机体代谢循环。
②养肝食物:春季与肝相应,应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养肝作用的食物,如韭菜、菠菜、天麻蒸鸡蛋等。多食青色食物和应季蔬菜(春笋、豆芽),符合“肝主青色”的五行理论。适量饮用枸杞菊花茶、桑菊饮等,疏肝清热;避免辛辣、油腻食物,减少肝火亢盛风险避免过多食用油腻、辛辣食物,以及阿胶、红枣、羊肉等燥热之物,以免损伤肝脏。
③应季食材:可以选择应季的食材进行烹饪,如五色合菜春卷,选用五种不同颜色的蔬菜搭配适量的蛋白质,营养均衡,适合春季养生。
No.2作息规律
早睡早起,避免熬夜:春季昼长夜短,应做到早睡早起,保证充足的睡眠。这样有利于恢复精力和体力,提高身体的免疫力。
熬夜会损伤肝脏,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排毒功能。因此,应尽量避免熬夜,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。
No.3适度运动
春季适合进行适度的舒缓运动,如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、瑜伽等。这些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增强心肺功能,使身体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。
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,以免损伤关节和肢体健康。
No.4防寒保暖
①及时增减衣物:春季气温变化较大,早晚温差也大,因此应及时增减衣物,避免受凉感冒。特别是早晚要注意保暖,防止受寒。
②春捂秋冻:虽然春季气温逐渐回暖,但不宜过早脱去冬装。适当的“春捂”有助于身体逐渐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。
No.5心理调节
春季是情绪波动较大的时期,应保持积极的心态,避免过度焦虑或情绪失控,情绪波动过大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功能,不利于养生。可以通过阅读、冥想、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来放松心情。
春季养生 顺应自然
调养身心 拥抱健康
供稿|门 诊 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