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8日至24日是
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
今年的主题是
“齐心协力,预防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”
旨在提高全社会
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的意识和水平
遏制细菌耐药发展与蔓延
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
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
什么是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?
抗微生物药物,是指能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(细菌、真菌、病毒、寄生虫等)生长或繁殖的药物,是用于预防和治疗人类、动物和植物感染的药物,包括抗菌药物、抗病毒药、抗真菌药和抗寄生虫药。
当细菌、病毒、真菌和寄生虫不再对药物产生反应,就会出现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,使感染更难治疗,增加了疾病传播、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。
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:
◆ 误用和过度使用抗菌药物;
◆ 人和动物都无法获得洁净水、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;
◆ 卫生设施和农场的感染和疾病预防和控制较差;
◆ 难以获得优质、负担得起的药物、疫苗和诊断;
◆ 缺乏意识和知识,以及执法不力。
为什么要关注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?
近些年新耐药机制的耐药病原体的出现和传播,导致抗微生物耐药物药性日益蔓延,持续威胁着削弱我们治疗常见感染的能力,尤其令人担忧的是,多重耐药菌和泛耐药菌(也称为“超级细菌”)在全球快速传播,可能导致一些感染无法用抗生素等现有抗微生物药物治疗。
随着耐药性在全球蔓延,抗生素日趋无效,导致更难治疗的感染和死亡。如果人们不改变现有抗生素的使用方式,近年开发的新的抗生素也将遭受与现有抗生素相同的命运,逐渐失去效果。如果没有有效的工具来预防和充分治疗耐药感染,并改善对现有的和新的有质量保证的抗菌药物的获取,治疗失败或死于感染的人数将会增加。
预防抗微生物药物耐药,我们应该怎么做?
◆ 凭处方使用抗菌药物,避免自行购买或服用。抗微生物药物是处方药,必须经过临床医生专业诊断才能确定是否需要使用,以及明确该使用哪种抗微生物药物,不能擅自随意购买使用。
◆ 当医生告知不需要抗菌药物时不主动要求使用。抗菌药物是用于治疗细菌性感染的,对于病毒性感染或非感染性炎症是没有作用的,应相信临床医生专业诊断,避免盲目用药。
◆ 严格遵照医嘱、足量足疗程使用抗菌药物,避免擅自加量、减量、换药或停药。一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治疗,应严格按照医嘱要求规律用药。各种抗菌药物的抗菌谱、作用特点各不相同,治疗不同部位感染的疗程也存在差异,随意服用会导致细菌耐药,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。
◆ 注重个人卫生,勤洗手,有助于预防感染。加强锻炼,增强体魄与免疫力,从源头减少抗微生物药物使用。
◆ 不与他人共用或使用剩余的抗菌药物。
◆ 不随意给动物、家禽等使用抗微生物药物。
◆ 过期药物属于有害垃圾,应丢于有害垃圾桶。
贴心提醒:
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(河北省老年病医院)药事办提醒大家:服药无小事,事关你我他。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科学用药,用药需在医生和药师指导下进行,如需帮助,请致电~~
用药咨询热线:0311-898925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