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梗患者的饮食指导
作者: 陈梅翠 营养科
日期: 2023-11-20

  心梗指的是心肌梗死,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,具有高发病率、高致死率、并发症多等特点,冠脉粥样硬化、吸烟、肥胖、饮食不合理等均为常见诱因。

 

  俗话说“病从口入”,饮食管理对于心梗患者尤为重要,心梗患者的饮食应以限制能量、低脂、低盐、清淡易消化的平衡饮食为原则。

 

急性期患者

 

  处于急性期的患者饮食应限制能量,以减轻心脏负担为目的,食物要细软易消化,以流质饮食为主,可吃少量菜汁、米汤、稀粥、藕粉、果汁等。

 

  不宜食用易引起胀气或带刺激性的食物,如豆浆、牛奶、浓茶和咖啡。避免食物过冷或过热,以防引起心律失常。

 

  饮食应少量多餐,每天液体总量控制在1000毫升,分5~6次进行。

 

缓解期患者

 

  随着病情好转,饮食可逐步调整为低脂半流食,可选择粥、麦片、适量肉末、鱼肉、低脂奶、碎菜、煮水果等。

 

  饮食仍应少量多餐,以免加重心脏负担。

 

恢复期患者

 

  发病3~4周后,随着病情稳定,饮食可适当放宽,以低脂,低饱和脂肪、低胆固醇为原则,保持平衡饮食。

 

  应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如乳类、瘦肉、鱼类等,以促进病损部位的修复。

 

  常吃绿叶蔬菜和水果,以补充微量元素、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等。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有草莓、西红柿、新鲜大枣、猕猴桃等;含碘量丰富的食物有海带、紫菜、海蜇、鱼、虾等;含镁丰富的食物有小白菜、菠菜、芹菜等。

 

  伴有高血压或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,必须限制钠盐用量,避免高钠食物的摄入,如榨菜、咸菜、腐乳、酸菜等。肥胖者要控制饮食。仍应少食多餐、避免过饱。

 

 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(河北省老年病医院)针对高龄老人开展临床营养服务,可对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冠心病、高脂血症、肌肉减少症、营养不良等人群进行个体化营养管理,实施营养咨询、饮食指导、食谱制定等服务,组织实施住院患者营养筛查、营养评估、营养诊断及营养干预工作,为患者制定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案。

 

  服务热线:0311-89892520


就诊流程

服务价格

服务承诺

医保知识
视频推荐VIDE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