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朝去了又春分
草如茵,柳烟新
3月21日,我们迎来了
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——春分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云:“二月中,分者半也,此当九十日之半,故谓之分。”《春秋繁露•阴阳出入上下篇》曰:“春分者,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”
春分这天,日夜平分,阴阳各半,春分过后,昼长夜短。同时,这一天也平分了春季。
春分时节,大自然阴阳各占一半,饮食上亦要“以平为期”,保持寒热均衡,忌大寒、大热,多吃时令蔬菜和水果。
中医认为,春天肝气旺、易伤脾,因此应多食甘味食物,如大枣、山药、菠菜、荠菜等;少吃酸味食物,如柠檬、橘子等。春分时肝气旺,易乘克脾土,导致食欲不振、腹胀、呕吐、腹泻等症,此时应健脾祛湿,饮食上可多吃薏米、山药、红小豆等食物,以健脾祛湿。
在起居方面,仍应该遵守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。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。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披发缓行,以使志生”,宜晚睡早起,慢步缓行。
春分时节,天气逐渐暖和,但昼夜温差较大,此时,要注意增减衣被,“勿极寒,勿太热”,注意下肢及脚部保暖,最好能微微汗出,以此来散去冬天潜伏的寒邪。老人和小孩抵抗力差,容易患感冒或风疹等传染病,更应注意适时添减衣被,可以多晒晒太阳,以利祛散寒邪。
春季是流感高发季节,年老体弱者及儿童很容易“中招”,介绍几个小方法提高人体免疫力,预防流感发生。
热水洗脚
脚俗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,很多经络通于脚,脚上有很多穴位,用热水泡脚,可以促进脚部气血流通,有助于提高免疫力。
用热水泡脚时,可以按摩脚底的涌泉穴,坚持做,对增强体质、防治流感十分有益。需注意的是泡脚不宜过久,时间以15~20分钟为宜。有下肢静脉曲张、静脉炎、动脉闭塞等下肢疾病者,不宜泡脚。
艾灸
可以用艾条或艾叶,每周熏蒸房间一到两次,对流感病毒及其他呼吸道病毒、细菌、真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杀灭和抑制作用,从而有效预防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。
穴位按摩
按摩合谷穴、迎香穴和足三里穴,可以调畅气血、扶正祛邪。预防或缓解感冒症状,如咳嗽、胸闷心慌、鼻塞、流涕等症状。
合谷穴也被称为“虎口”,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,在手背,第1、2掌骨间,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。具有镇静止痛、通经活络、解表泄热的作用。
迎香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经穴,在鼻翼外缘中点旁,当鼻唇沟中。经常按摩迎香穴可以促进鼻周围的血液循环,使气血畅通,外邪不容易侵入体内,对抗病菌侵入,从而达到通鼻窍、防肺病的作用。
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,外膝眼下三寸,胫骨旁开一横指。是足阳明胃经的腧穴,也是其下合穴,又是四总穴之一。作用多,治疗范围广,故而称之为“强壮保健第一要穴”。
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、调理脾胃、补中益气、通经活络、健脾化湿、扶正祛邪的作用。
以上穴位亦可艾灸,每次15~30分钟,每日一次,注意艾灸治疗时,应保持排烟通畅,以免引起呼吸道异常反应,艾灸后应适当饮温水。
中药代茶饮
可以根据春分气候特点,根据人们的体质,以板蓝根、金银花、连翘、炙甘草等中药组方而成,清利咽喉、化浊辟秽、提高自身免疫力。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菌病毒,达到预防流感的作用。适合春季易感人群。
除此之外,少去人多拥挤的地方,外出要佩戴口罩,护住口鼻,避免飞沫传播病毒。
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(河北省老年病医院)中西医结合科是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重点专科,国家卫健委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科室,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老年医学重点学科,河北省卫健委三八红旗集体,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老年病专业组组长单位。科主任孙立新为河北省名中医,河北省老年医学会副会长,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。中西医结合采用以毒攻毒,活血通经,益气扶正,疏肝解郁,润肠通便,清热滋阴等方法,治疗老年肾病、肿瘤、血液病及老年疑难杂病等取得良好效果。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合治疗老年性疾病的方法,即“营养加心理,个体加指南”,擅长治疗老年眩晕、汗证、尿频、失眠、瘙痒、褥疮、消渴、便秘、关节肿痛、水肿、哮喘、腰腿疼痛,擅长应用中医中药、针灸、刮痧、拔罐、小针刀、穴位注射、穴位贴敷、穴位埋线、推拿、药浴等治疗老年疾病,注重老年医疗、护理、生活、心理、康复五位一体疗法,开展以医疗为主体的“无陪护”服务,以患者返回家庭、返回社会为目的,创立“医生工间操”,提高医务人员身体素质.倡导中西医结合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。
服务热线:0311-89892656(门诊) 0311-89892669(病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