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的11月26日是“全国心力衰竭日”。心力衰竭(心衰)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,是心血管疾病领域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。除了尽早就诊、规范治疗,心衰患者更应得到相关疾病的康复指导。
心衰患者心脏康复主要包括有监测的运动训练,医学评估,心理、营养咨询以及危险因素的控制等方面,其中,有监测的运动训练(即运动康复)是康复的核心。
经过治疗后病情稳定的心衰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康复。
对于临床稳定的心衰患者,运动康复的获益是全面的,它可以改善心肺功能、增加肌肉力量、提高运动耐量,提高生活质量。
心衰患者的康复运动主要由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组成。有氧运动能够有效提高运动耐力,改善预后,是康复锻炼最主要的部分,包括慢走、跑步、骑车、游泳等,应根据自身运动能力进行选择。
心衰急性期
心衰急性发作期患者身体状态较差,难以进行高强度的康复训练。早期,临床上常采用呼吸训练对这类患者进行心肺康复。常用方法为呼吸训练,包含呼吸控制、胸廓扩张运动以及用力呼气技术。
心衰稳定期
对于慢性稳定期的心衰患者,常用运动训练方式为有氧运动,包括踏车运动、步行运动和太极运动等;抗阻运动(力量训练),包括重物拉举、仰卧起坐、俯卧撑等,可以通过逐步增加运动量,使心脏功能逐渐得到恢复,提高患者生活质量。
一般情况下,有氧运动进行3~4周后,患者可以遵医嘱增加抗阻运动锻炼,作为有氧运动的有效补充。运动初期应对最大运动量、心电图、血压进行监测,适应后逐渐增量,推荐的目标是每组进行10~12次运动,每天重复1~2个循环,每周进行2~3天。进行抗阻运动时,呼吸的调整是关键,应注意在用力时呼气,放松时吸气。
心衰患者运动康复前注意事项
排除运动禁忌证:心衰患者进行运动康复前,应先到医院检查,排除运动禁忌证,包括静息或运动时低血压或高血压、心衰恶化、心肌缺血或严重肺动脉疾病等。
进行全面评估:包括共病情况、心衰严重程度,并进行六分钟步行试验、极量心肺运动试验等,评价心肺功能状态包括运动诱发的心律失常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等,基于运动中峰值氧耗量和最大心率,以及主观疲劳感觉,制定心衰患者的运动处方。
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(河北省老年病医院)康复医学科坚持中医特色和现代康复医学相结合,通过综合康复评定,制定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,开展心衰、脑卒中、脑外伤、脊髓损伤、周围神经损伤、帕金森等疾病康复训练;综合治疗颈腰椎病、肩周炎、各种骨关节炎、骨折后功能障碍、运动创伤、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、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及失眠、消化系统疾病、肥胖症、哮喘等,特色明显,技术领先。
服务热线:0311-89892683